水稻的一生及其器官建成的過程,就是水稻產量的形成過程,產量是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系列生理生化及生態反應的最終結果。這些反應直接影響到水稻群體質量的優劣,而群體質量制約著產量與品質的高低。水稻的產量包括2個概念;一是生物產量,指生育期間生產、積累的有機物質總量,即地上部植株所有干物質的收獲量(稻谷和稻草);二是經濟產量,指經濟產品器官的收獲量(稻谷)。經濟產量在生物產量中稻比重稱為經濟系數。通常所說的產量是指經濟產量。
一、產量構成因素的形成
水稻的產量是由單位面積穗數、每穗粒數(穎花數)、結實率及千粒重四個因素組成的。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、相互制約和相互補償的,并不是單位面積穗數愈多,或每穗粒數,或結實率,或粒重愈高,產量就愈高。而是當單位面積有效穗數超過某一定數量時,每穗粒數、結實率和粒重并不增加,反而有所下降或減輕;反之穗數不足時,雖能穗大粒多,但因穗數不足,也不能高產。因此只有各個因素協調增長,當全田總實粒數達到最高時,粒重相對穩定或有所提高的情況下,才能獲得高產,產量構成因素中穗數是由群體發展所決定的,而群體是由個體所組成,群體的發展反過來又影響了個體發育,影響到各個體的每穗粒數和粒重。因此,它們之間的關系也是群體與個體對立統一關系的反映。
畝產計算公式:畝產量 =畝穗數×每穗穎花數×結實率%×粒重[注意單位換算]
二、產量三要素的形成(一)穗數的形成 單位面積上的穗數,是由株數、單株莖蘗數、成穗率三者組成的。株數決定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,其基礎是在秧田期。所以育好秧,育壯秧,才能確保插秧后返青快、分蘗早、成穗多。決定單位面積上穗數的關鍵時期是在分蘗期。在壯秧、合理密植的基礎上,每畝穗數多少,便取決于單株分蘗數和分蘗的成穗率?!惴痔Y出生越早,成穗的可能性越大。后期出生的分蘗,不容易成穗。所以積極促進前期分蘗,適當控制后期分蘗,是水稻分蘗期栽培的基本要求。 (二)粒數的形成 決定每穗粒數的關鍵時期是在長穗期。穗的大小,結粒多少,主要取決于幼穗分化過程中形成的小穗數目和小穗結實率。在幼穗形成過程中,如養分跟不上,常會中途停止發育,形成敗育小穗,減低結實率,造成穗小粒少。長穗期栽培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壯桿大穗,防止小穗敗育。 (三)粒重的形成 決定粒重及最后產量是在結實期。水稻粒重是由谷粒大小及成熟度所構成。谷粒大小受谷殼大小的約束,成熟度取決于結實灌漿物質積累狀況。谷粒中物質的積累主要決定于這時期光合產物積累的多少。如水稻出現早衰或貪青徒長,以及不良氣候因素的影響,就會灌漿不好,影響成熟度,造成空秕粒,降低粒重,影響產量。因此,促進粒大、粒飽,防止空秕粒,是結實期栽培的基本要求。 以上三個產量因素,在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,有著相互制約的關系。
上一條:沒有啦!
下一條:水稻稻米品質的形成與調控 |